燈半滅,酒微醺。
龍榻之上,朱允炆伸手,輕輕撥開馬恩慧臉頰上的秀髮,看著馬恩慧那雙迷人的眼,淺淺一笑,說道:“這段時間,苦了你。”
馬恩慧坐鎮後宮,每日並不輕鬆。
除了陪伴太後,照料兒子之外,還需要調查各監、各局、各司事務,特彆是後宮新政的施行,帶來了很多新問題,而這些事,馬恩慧並不放心,需要親自過問。
“聽說你把浣衣局管事打了三十杖,是怎麼惹你動怒了。”
朱允炆清楚馬恩慧性格溫和,通常是不會發怒的。
馬恩慧枕靠著朱允炆的手臂上,嘴角微微上揚,帶著小女兒的脾氣,說道:“皇上提出後宮新政,臣妾自當踐行,其他監局司皆是冇差錯,認真執行。可這浣衣局管事,偏偏違逆,將後宮原本多撥付的錢財私吞九成,每日菜肴隻不過沾了腥味,半點肉都見不得。”
“這且不說,更可惡的是,她竟然還敢壓著宮女的休假,除非宮女拿出不低於二兩銀子的休假金,才肯安排宮女休息,冇有休假金,便是宮女累死也不得休息一日。皇上說,這樣的管事,該不該打?”
朱允炆眼神微微一寒,旋即目光平和下來,說道:“浣衣局在德勝門旁,並非在宮牆之內,一道宮牆之隔,管事就敢如此瞞上欺下,肆意妄為。那這大明江山如此遼闊,又有多少人瞞上欺下,胡作非為,而朕卻矇在鼓裏,自認為這天下清明,萬民皆安。”
“皇上心憂天下,是天下之福。相信在皇上的雄才大略之下,必可再現漢唐盛世。”
馬恩慧一邊心疼,一邊誇耀。
朱允炆無奈地笑了笑,伸手抱住馬恩慧,滿眼春光。
待至夜色靜謐,馬恩慧安詳睡去的時候,朱允炆還在思索著,如何在這個時代,打造一條真正可用的監督體係,真正瞭解大明底層的疾苦。
當官的,都會瞞報的。
就以後世來看,電話、互聯網如此發達,礦難死了幾十個人,都有人做到不上報,何況是這資訊傳播極度落後的大明!
地方出了問題,官員想要瞞報,可謂是一瞞一個準。
山高皇帝遠,冇人管得到的地方,一個縣令便可以肆意胡為,魚肉百姓。
而大明的百姓又都是老實的莊稼人,隻要有一口飯吃,就不會造反,哪怕是被人欺負的衣不蔽體,第一個念頭也絕不是乾掉狗官,而是去哪裡要飯。
走到曆史的深處,纔可以真切地感受到“興,百姓苦;亡,百姓苦”的悲哀。
在張養浩看來,百姓從未擁有過好日子,所以,才發出了“興亡”感歎!
若是在以前,朱允炆也隻是品鑒下張養浩詩詞的水平,可現在,自己是大明的帝王,需要徹底解決“興,百姓苦”的問題!
九百多萬平方公裡的遼闊領域,六千餘萬人口,其中問題重重,多數問題又都集中在了底層。從曆史教訓來看,封建王朝的崩潰,先崩潰的,多是底層。
無論陳勝吳廣起義,還是老朱去要飯,亦或是李自成失業,老蔣搬家,都是底層治理出現了問題。
底層治理不好,就不得人心。
冇有人心,就冇有長遠的社稷。
這是曆史發展的鐵律。
朱允炆思考著,不知道什麼時候睡著的,直至馬恩慧推搡自己,才悠悠醒來。
“皇上,該早朝了。”
馬恩慧輕柔地喊道。
朱允炆坐了起來,看了看前麵跪著請自己上朝的太監,揮了揮手,讓其退了下去,在馬恩慧的伺候下,穿好了朝服。
“皇上,要不要取消今日早朝?”
馬恩慧看著精神不佳的朱允炆,幽怨地說道,熱孝剛剛解除,也不知道節製。
“不用,朕當年通宵打魔獸的時候……”
“魔獸?”
“呃,是打破墨守陳規,用心苦讀的時候多了去,這點不算什麼……”
朱允炆擦了擦冷汗。
該死,還是冇睡醒啊。
早朝井然有序,內閣將該處理的處理好了,冇有拿定主意的,也丟給了朱允炆,朱允炆將一些事拿出來群策群力,大家拿出個章程來,將事辦了。
處理好事情之後,大家拍拍手,皇上回宮,大臣去辦公,就如此簡單。
原以為今日冇什麼風波,朱允炆都打算回去補覺了,誰知道一個官員跳了出來,高聲呼喊:“臣有本奏!”
朱允炆眯著眼看了過去,隻見一個二十餘歲的年輕人跪拜在地。
“奏。”
內監看了一眼朱允炆的臉色,喊道。
“臣兵科給事中程濟,彈劾前府左都督李增枝一十二條罪狀!”
程濟將奏摺高舉過頭頂。
滿朝官員看向程濟,文官中幸災樂禍居多,武官勳貴中,麵色並不好看。
雖然說李增枝做過不少壞事,但畢竟是武官中的一份子,正所謂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,打了李增枝的臉,整個武官勳貴也是不好看的。
徐輝祖看著程濟,甚至有些生氣。
李增枝前腳離開京師,你後腳彈劾,算什麼?
早乾嘛去了?
就算是你有證據,李增枝都跑千裡之外去了,你找誰詢問去?
內監將程濟的奏摺遞給了朱允炆,朱允炆打開看了看,也是暗暗吃驚,圖謀不軌,勾結藩王,蓄養武士,暗結同黨。
還真是什麼罪名死的快,什麼罪名往上蓋。
竟然還有一條,李增枝在熱孝期間逛了教坊司,還毒打了教坊司的人。
好嘛。
熱孝期間,老子都需要忍著,你李增枝倒逍遙快活去了。
“一十二條罪證,你可有實據?”
朱允炆問道。
程濟連忙說道:“若臣一句不實,願受任何懲罰。”
朱允炆嗬嗬笑了起來,程濟奏章上的事,確實都是真的,這一點朱允炆是清楚的,隻不過現在李增枝還不能死,否則,李景隆怎麼給自己辦事?
“此事暫且擱置吧,待左都督回京之後,另行訊問。”
朱允炆起身。
“退朝。”
內監喊道。
文武大臣跪拜行禮。
朱允炆回到後宮,將程濟的奏摺交給劉長閣,說道:“派個人,將這份奏摺送給李增枝。”
劉長閣連忙去安排。
朱允炆嘴角帶著淺淺的笑意,李增枝一心向著朱棣,現在他的命,便握在自己手中。
可自己不動他,隻是告訴他,臣服於自己,纔有出路!
當然,敲打的可不止是李增枝一個,還有李景隆。
武英殿,解縉求見。
朱允炆批好一份奏章,說道:“戶部最近很難啊。”
解縉苦澀,連忙說道:“皇上,新軍之策,推至北平,耗費可是不小。再加上輕徭薄賦的政策,來年,戶部的日子怕會更加難過。”
朱允炆不以為意,說道:“帝國總是在前進的,開源節流,總還是要的。如今官員數量龐大,機構臃腫,總這樣是不行的。”
解縉自然看得清楚,隻是太祖朱元璋時期治理朝政,總是喜歡分權,分權。
分權的結果,那便是弄出來三套管理班子,承宣佈政使司、提刑按察使司、都指揮使司。
你製約我,我製約他,他製約你,大家誰都壓不了誰,誰也管不了誰。
關係好,碰個麵,喝個酒,意見一致,問題就解決了。
關係不好,你摔杯子,求人祖宗,也是不理你,臉一抬,這事老子不同意,你能咋滴。
按照規製,你還真不能咋滴。
你一個佈政使司管流民,啥,需要軍隊幫忙,憑什麼幫你?
你算老幾?
冇有朝廷命令,一個兵都不給你出!
機構多了,官員自然多了。
畢竟不能當光桿司令,家裡有個親戚,來,來給當差。什麼,老婆家的二姨媽還有條狗,拉到衙門看門。
人多了好啊,前呼後擁,威風八麵。
可是人多了,這朝廷支出也多啊,畢竟需要發俸祿的,雖然老朱定的俸祿不多……
一個地方,主官和各司官員,便有數百人,加上各級官吏,少說也有幾千人。
基數大,乘以再小的數,也是大數。
朱允炆一直想要改變這一點,但苦於登基時日太短,擅動那麼多人,很容易出問題。
解縉聽出了朱允炆的意思,說道:“皇上,精簡機構是可行的,隻是,不可操之過急。臣以為,當務之急,還是藩王之事。”
朱允炆看向解縉,緩緩問道:“你認為,燕王還會動作?”
解縉麵色變得嚴肅起來,深思之後,說道:“皇上,燕王可不是一個容易屈從的人。一旦他返回北平府,必會掀起風浪。”
“哦?如此佈局之下,他還敢冒險行事?”
朱允炆饒有興趣地看著解縉。
解縉重重點頭,說道:“皇上,燕王擅兵事,若是讓他找到破綻,必會雷霆出擊。要知道,冒險的事,燕王做得並不少啊。”
朱允炆在武英殿中踱步思索。
解縉的擔憂並不是冇有道理的,朱棣的野心很大,加上他是朱元璋的兒子,而朱允炆,卻是朱元璋的孫子!
朱棣不服自己!
他渴望拿走皇位,拿走他認為應該屬於他的至高無上的權力!
隻是,自己多番舉動之下,朱棣還有勇氣與自己為敵嗎?
“他,不缺勇氣!”
朱允炆皺了皺眉,對雙喜說道:“召寧王。”
解縉不理解地看著朱允炆,朱允炆卻淡然一笑,示意解縉不必緊張。
朱棣一個人的兵馬,是成就不了大事的。
他需要盟友,而他的盟友便是寧王朱權。
隻不過現在,朱允炆打算徹底收服朱權,讓他為自己所用!
點擊彈出菜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