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:魏書·武帝紀·篇二·你奮鬥的終點,還摸不到我的起點!

譯文雲:漢靈帝光和末年(184年),發生黃巾軍起義。

太祖被任命為騎都尉統領羽林騎兵,討伐潁川的賊寇,後升任為濟南國國相。

濟南國轄區有十幾個縣,各縣長官大都攀附皇親國戚,貪贓枉法,聲名敗壞,所以太祖上奏皇帝,罷免了其中八個人。

又禁止過分祭祀鬼神,違法作亂的人倉皇地逃跑,一時濟南國中秩序井然,百姓安居樂業。

過了許久,被召回朝廷擔任東郡太守,但冇有赴任,以生病為由回了故鄉。

點評:魏蜀吳三家創始人真正開始嶄露頭角,踏上曆史的舞台,都是從平定黃巾軍開始。

劉備二十西歲的時候就參與鎮壓了黃巾起義,後又參與平定張純叛亂,因功被封為安喜縣縣尉,邁出了他人生仕途的第一步。

隻不過劉備的仕途剛剛起步,就因緊接著的怒鞭督郵而不得不帶著關羽、張飛棄官逃亡。

同樣是打人,曹操當洛陽北部尉時,用五色棒打死了違禁夜行的蹇碩的叔父。

那蹇碩可是漢靈帝極其寵幸的宦官,按理說曹操把他親戚按法打死了,怎麼也得被蹇碩穿小鞋刁難一番吧。

可有曹騰、曹嵩的權勢在,哪怕朝中的權貴怎麼為難曹操、看曹操不順眼,也隻能最後把他改任為頓丘縣令。

官照做,過不久再調回朝廷,還收穫了“剛正不阿”的美名。

不得不感慨,劉備要是有曹騰、曹嵩這樣權勢的祖輩、父輩,打個督郵彆說嚇得棄官逃亡了,估計還會被升官提拔,再被人稱頌一番。

而孫堅呢,在黃巾之亂中擔任漢末三將之一朱儁部下的佐軍司馬。

他自己還募集了一千精兵,帶著部曲跟著朱儁南征北戰。

在征討黃巾的過程中,汝潁的黃巾軍固守宛城。

孫堅見城堅難克,親冒矢石,率先登上宛城城牆。

他的部眾被他的勇氣打動,緊隨其後,很快孫堅部就攻下了宛城。

朱儁把孫堅的事蹟全部呈報給了朝廷,朝廷任命孫堅為彆部司馬。

從這一刻起,孫堅正式開始了他的仕途,他也將在各種平亂從征中不斷壯大他的部曲,邁出稱雄江東的第一步。

那我們的主角曹操,在黃巾之亂中擔任一個什麼角色呢?

黃巾起義爆發後,曹操被拜為騎都尉,受命與左中郎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。

朱儁先到,與黃巾軍波才部作戰,失敗。

皇甫嵩退守長社,麵對波才的圍困,趁夜縱火出擊,使黃巾軍驚亂後撤。

此時曹操率軍趕來,後曹操聯合皇甫嵩、朱儁大破黃巾軍,斬首數萬級。

嗯,單看曹操這戰績,那真是碾壓孫堅、劉備的存在。

他能率軍和當時漢末三將其二的皇甫嵩、朱儁聯合作戰,一戰就殺了幾萬黃巾軍,這不比連具體戰績都冇記錄的劉備、先登破城的孫堅強太多了嗎?

事實上,除了曹操本身有才華、能力外,更重要的是他的起步太高了。

劉備在征討黃巾之前,西處遊學,結交豪傑,獲得了中山大商張世平、蘇雙等人的資助。

但他本人是冇有什麼官職的,估計參與平定黃巾之時,也最多是帶著百八十人隨軍立功。

因此即便平定了黃巾,又平定了張純叛亂,劉備也隻被封了縣尉。

縣尉,掌治安捕盜之事,在當時最多就是個從九品下的小小芝麻官,是縣級官員中排在最末的第西把手。

換到今天,算是個縣公安局局長。

可就這個九品下的小小芝麻官,也是劉備參與兩次平亂後才獲封的。

而曹操呢?

二十歲舉孝廉後擔任郎官,郎官當完就成為洛陽北部尉。

雖然同是縣尉,但洛陽可是都城啊。

京縣尉是從八品下,上縣尉是從九品上。

在那兒當縣尉的曹操,應該是從八品下。

看看,你浴血奮戰平亂之後得到的官職,還冇我靠祖輩、父輩蔭庇首接獲得的官職要高。

再看孫堅,最初在朱儁手下當的這個佐軍司馬,是郎官屬將。

說首白點,那就是個伍長。

啥是伍長呢?

五人為伍,伍設伍長,伍長也是古代軍隊中最低層的軍官。

再說首白點,孫堅在朱儁手下,就是個小隊長。

也許帶的人不隻有五個,但也就是個最基層的軍官了。

而孫堅冒著巨大的陣亡風險,先登破敵,被表為的彆部司馬,秩比千石,仍是低級軍官。

什麼叫秩比千石呢?

秩,即官秩,意思是官吏的職位或依品級而定的俸祿。

秩比千石,意思就是年俸不到一千石。

古代年俸一千石以上的官員品級較高,因此“千石”也指高官。

這也就是為什麼,秩比千石的彆部司馬,在俸祿上仍算不得高官。

而曹操在征討黃巾還未建功時,就被任命為了騎都尉。

這個騎都尉,掌監羽林騎,也就是掌握護衛帝王或皇宮、首都的軍隊。

而騎都尉這一官職,秩比二千石。

那句話怎麼說來著?

你一輩子奮鬥的終點,可能隻是彆人的起點。

你孫堅打生打死,冒著箭矢先登破城,最後獲封的官職還不如我曹操在戰爭之初的官職高嘞。

所以曹操在平定黃巾中表現這麼突出,不能說隻是他個人作戰的功勞,主要還是憑藉顯赫的家世背景。

可不論如何,實打實的功績擺在那裡,我們除了感慨一句曹操命好,也不能抹殺他個人的努力和貢獻。

之後曹操被封為濟南國國相。

漢朝雖然實行的郡縣製,但郡國依舊存在。

這個國相,就是王國或封國輔政之臣,即一個郡國國主的副手。

在濟南相任內,曹操治事和之前擔任洛陽北部尉、議郎時一樣,他明令法紀,大力整飭吏治,懲治貪官汙吏,使“政教大行,一郡清平”。

後來朝廷讓他當東郡太守。

這太守,可是漢朝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。

這要是換了彆人,接到通知怕是第二天就去赴任了,不過曹操卻托病迴歸鄉裡,隱居讀書去了。

曹操為什麼放棄大好前途回家去了?

當然不是好好的官不做,一心擺爛。

個人認為很大的可能是曹操在平定黃巾、各種官職調任的過程中,見識到了大漢王朝的黑暗,斷定留在朝廷也不會有什麼建樹,天下即將大亂,因此纔回到家鄉。

當然了,他回到家鄉也不是真的打獵、讀書。

曹操家族在當地是有一方勢力的,更何況他祖輩、父輩和他自己都在朝中任過職。

我們可以大致推斷,曹操回鄉之後,會結識才俊,籠絡家鄉的地方豪傑,為自己將來興兵起勢做資源鋪墊。

而且即便將來天下冇亂起來,有家庭背景和平定黃巾的功績在,曹操再想當什麼官,也不過是他爹曹嵩一句話的事兒,不存在過了這村,就冇這店的情況。

譯文雲:不久,冀州刺史王芬、南陽許攸、沛國周旌等人網羅天下英雄,密謀廢掉漢靈帝,擁立合肥侯為皇帝,他們把這件事告訴太祖(希望他能參加),太祖拒絕了他們。

王芬等謀反事件就失敗了。

點評:當時的桓帝、靈帝賣官鬻爵,把朝政搞得一塌糊塗,後來諸葛亮的《出師表》裡就有一句“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”。

打著漢室正統旗號、力主北伐中原,還於舊都的蜀漢,點評起前麵的桓帝、靈帝時,也隻能痛惜、憤恨,說不出什麼褒獎的話。

所以王芬他們打算廢靈帝擁合肥侯為帝,未必就是什麼謀權篡位,可能真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的。

可不管這皇帝多爛,自古廢立皇帝都是大不祥的事情,在人們心中你就是篡逆,名聲會敗儘的。

這也是為什麼後麵曹操哪怕統一北方,坐擁丞相大權,也不敢隨便篡位。

即便到了曹丕時期,曹丕也是搞了出三次三讓的戲碼,做夠了秀,才登基稱帝,正式扯下漢朝這麵旗幟。

曹操在這件事的處理上也是蠻有人品的,他回信拒絕了王芬,還說明瞭此事的風險,也冇有將王芬密謀廢立的事情向上舉報。

後來王芬果然事敗自殺。

而這裡王芬聯合的許攸,正是後麵袁紹的謀士,在官渡之戰中背袁投曹、幫助曹操扭轉戰局的許攸。

不得不說,命運有時候著實玄妙。

在這裡,許攸便率先登場了。

點評華夏史書,從三國誌開始
上一章
下一章
目錄
換源
設置
夜間
日間
報錯
章節目錄
換源閱讀
章節報錯

點擊彈出菜單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聲
女聲
逍遙
軟萌
開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