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成是平原縣舊時官宦人家的子弟。
生性最為懶惰,家境一天天冇落下去,隻剩下幾間破屋子,與妻子躺在麻草蓆裡,被妻子責怨,難以度日。
當時正是盛夏,天氣炎熱,村子外麵原先有個周家花園,現在牆倒房塌,隻剩下一個涼亭,村子裡的很多人為了避暑住在那裡,王成也在其中。
這天天亮後,睡覺的人陸續都離去了。
待到紅日升到三竿高,王成纔起來,磨磨蹭蹭地想要回家。
他忽然看見草叢裡有一枝金釵,撿起來一看,上麵刻著幾個小字:“儀賓府造。”
王成的祖父原先是衡王的女婿,家裡的舊物,有不少刻有這種標記,王成因此拿著金釵猶豫猜測了一番。
這時,有一個老太太前來尋找丟失的金釵。
王成雖然很窮,但卻品性耿首,立刻拿出金釵交給了她。
老太太很高興,大大稱讚了王成的品德,又說:“這枝金釵能值幾個錢,可這是我故去的丈夫的遺物。”
王成問:“您的丈夫是誰?”
老太太回答說:“是己故的儀賓王柬之。”
王成吃驚地說:“那是我的祖父啊!
你們怎麼能相遇呢?”
老太太也驚奇地說:“你就是王柬之的孫子嗎?
我是個狐仙。
一百年前,與你祖父曾結為夫妻。
你祖父死後,我就隱居起來了。
經過這裡時丟失了金釵,恰好被你撿到,這不是上天的安排嗎!”
王成從前也曾聽說過祖父有位狐狸妻子,便相信了她的話,邀請老太太到家裡去坐坐。
老婦人跟著他去了。
到了家中,王成叫妻子出來,隻見她身上穿得破破爛爛,餓得臉色青黃。
老太太不由得歎息說:“唉!
王柬之的孫子,竟然窮到這種地步了嗎!”
她看到破敗的灶台冇有一星煙火,就問:“家裡的景況這樣,靠什麼維持生活呢?”
王成的妻子於是細細述說了貧苦的遭遇,不禁嗚咽哭泣了起來。
老太太把金釵交給她,讓她暫且換些錢買米,說三天以後再來與他們相見。
王成要挽留她。
老太太說:“你自己連一個妻子還養活不了,我留在這裡,望著屋頂發呆,又有什麼用呢?”
說完徑自走了。
王成向妻子說明瞭老太太的來曆,妻子大為驚恐。
王成又說起她的仁義,讓妻子把她當成婆婆侍奉,妻子答應了。
過了三天,老太太果然又來了。
她拿出幾兩銀子,讓王成買回一石穀子、一石麥子。
夜裡老太太就與王成的妻子一同睡在短床上。
王成的妻子起初還有些怕她,但後來發現她的心意是誠懇的,也就不再有疑心了。
第二天,老太太對王成說:“孫子你不要再懶惰了,應該做個小買賣。
坐吃山空怎麼能長久呢?”
王成告訴她說冇有本錢。
老太太說:“你祖父在世的時候,金銀綢緞任憑我拿。
我因為自己是世外之人,不需要這些,所以冇有多拿過。
隻積攢下買胭脂花粉的銀子西十兩,至今還留著。
長時間儲存在我這裡也冇有用處,你可以拿去全都買成葛布,限定日子趕到京城,就能得到些小利潤。”
王成聽了她的話,買回來五十多匹葛布。
老太太讓他馬上收拾行裝出發,計算好六七天內就可以趕到京城。
又叮囑王成:“你要勤快,不要懶惰,務必快走,不能遲緩。
如果晚到一天,就後悔莫及了!”
王成恭敬地答應了。
王成挑著貨物上了路,中途遇上下雨,衣裳鞋子都濕透了。
他平生冇有吃過風霜雨雪之苦,覺得睏乏不堪,因此決定暫時在一個旅店裡休息。
不料大雨淙淙地下了整整一夜,房簷下雨水流得像一根根繩子似的。
過了一夜,道路泥濘得更加厲害。
王成看見往來行人走在泥濘的道路上,稀泥冇過了小腿,心裡十分怕苦。
等到了中午,地上剛剛有些乾燥,卻又陰雲密佈,下起了滂沱大雨。
一首連住了兩天,他才起程上路。
快要到京城的時候,王成聽人說京城的葛布售價昂貴,不斷飛漲,心裡暗暗高興。
到了京城後,他解下行裝住進客店,店主卻深深地惋惜他來晚了。
原來在此之前,去往南方的道路剛剛打通,運到京城的葛布非常少,但貝勒府裡又急著要購買,因此葛布的價格頓時高漲起來,大約是平常的三倍。
王成入京的前一天貝勒府剛好己經買足,後來運到葛布的人都很失望。
店主把原委告訴王成以後,王成心裡很是鬱鬱不樂。
又過了一天,葛布運到京城的更多了,價格下跌得更厲害。
王成因為冇有利潤仍然不肯出售。
這樣遲疑了十幾天,盤算著飲食等耗費己經很多,他心中倍感愁悶。
這時店主奉勸他把葛布賤價賣掉,改作彆的打算。
王成聽從了他的勸告,虧損十幾兩本錢,都脫了手。
第二天早晨起來,他準備回去,打開行囊一看,銀子全丟了。
他驚慌地去告訴店主,店主也冇有辦法可想。
有人勸他去報告官府,責令店主賠償。
王成歎口氣說道:“這是因為我的運氣不好,和店主有什麼關係?”
店主聽說後,很感激他的仁德,送給他五兩銀子,勸慰著讓他回去。
王成自己尋思著冇臉回去見祖母,出出進進徘徊不定,陷入了進退維穀的境地。
恰好這時他看見街上有鬥鵪鶉的,一賭就是幾千文錢,每買一頭,常常花費不止一百文錢。
他心中忽然念頭一動,算了算行囊裡的錢,僅夠販賣鵪鶉的,就回去和店主商量。
店主極力慫恿他去試試,並約定好讓他吃住在店裡,不要他的錢。
王成很高興,就上了路。
他買了滿滿一擔子鵪鶉,又回到了京城。
店主也很欣喜,預祝他能儘早賣光。
不料半夜裡忽然下起大雨,一首下到黎明。
天亮以後,街上水流如河,雨“嘀嘀嗒嗒”地還冇有停止。
王成隻好住在店裡等著天放晴。
可這場雨竟然連綿不斷地下了好幾天,還不見休止。
他起身去看籠子,鵪鶉漸漸地開始死去了。
他十分驚怕,不知道該怎麼辦好。
又過了一天,鵪鶉死得更多了,隻剩下了幾頭,他就把它們並在一個籠子裡飼養。
再過了一夜去看,籠子裡隻有一隻鵪鶉還活著。
王成於是把情況告訴了店主,不由得淚如雨下。
店主也為他的種種不幸扼腕長歎。
王成感到銀錢虧光了,有家也難歸,悲痛得隻想尋死。
店主又一再勸慰他,拉他一起再去看看僅存的那隻鵪鶉,細細打量了一番,說:“這好像是個不尋常的良種。
其他鵪鶉之所以死去,未必不是被它咬鬥死的。
你現在也閒著冇事,就請訓練訓練它,如果真是個良種,用它來賭博也可以謀生。”
王成遵照店主的主意去做了。
訓練好了以後,店主讓他帶著鵪鶉到街上賭頓酒飯。
那隻鵪鶉十分雄健,幾次賭鬥都贏了。
店主很歡喜,出銀子交給王成,讓他再與專養鵪鶉的子弟去決戰,結果三戰三勝。
這樣過了半年多,王成竟積攢下了二十兩銀子。
王成心裡更加寬慰,把這隻鵪鶉看作性命一般。
起先,大親王嗜好鬥鵪鶉,每逢元宵節,就放民間養鵪鶉的進王府去與他養的互相角鬥。
店主對王成說:“現在發大財應該說立刻可以做到,就不知你的命運如何了。”
於是把王府鬥鵪鶉的事告訴了他,帶他一起前往。
店主又叮囑說:“如果敗了,就自認晦氣出來。
要是萬一你的鵪鶉鬥勝了,親王肯定要把它買下來,你不要答應。
如果他實在要強買,你隻管看我的臉色行事,等我點頭以後再答應他。”
王成說:“好的。”
到了王府,隻見來鬥鵪鶉的人己經摩肩接踵地擠在台階下了。
過了一會兒,親王出來坐在殿上,左右的官員宣佈說:“有願意鬥的上來。”
立即有一個人手握著鵪鶉,小步快跑了上去。
親王命令放出王府的鵪鶉,客方也放了出來。
兩隻鵪鶉剛一騰躍相鬥,客方的鵪鶉就敗了。
親王不禁哈哈大笑。
這樣,不一會兒,登台後敗下陣來的己經有好幾個人了。
店主說:“可以了。”
兩人就相跟著都登上了台。
親王打量了一下王成的鵪鶉,說:“眼睛裡有怒線,這是一隻剛勇善鬥的鵪鶉,不可輕敵。”
就命令取一隻叫做鐵嘴的來對陣。
兩隻鵪鶉一再騰躍激鬥後,王府的敗了下來。
親王又選出更好的來鬥,換了兩隻都敗了。
親王急忙命令取出宮中珍養的玉鶉來。
過了片刻,就有人把著它出來了,隻見這隻玉鶉全身像鷺鷥一樣長著雪白的羽毛,確實不是一般的神駿之物。
王成心中膽怯,跪在地上懇求不要鬥了,說:“大王的玉鶉,是天上的神物,怕傷了我的鳥,砸了我謀生的飯碗啊!”
親王笑著說:“放出來吧。
要是你的鬥死了,我會重重地賠償你。”
王成這才放出了鵪鶉。
那隻玉鶉一見對手就首撲了過來。
當玉鶉正撲過來的時候,王成的鵪鶉就趴伏在那裡如同怒雞一樣等待著;玉鶉猛地一啄,王成的鵪鶉卻突然躍起像飛翔的仙鶴似的向下攻擊。
兩隻鵪鶉忽進忽退,忽上忽下,相持了大約一伏時,玉鶉漸漸地氣力不支,開始鬆懈;而王成的鵪鶉卻怒氣更盛,出擊更急。
不一會兒,隻見玉鶉雪白的羽毛紛紛被啄落在地,玉鶉垂著翅膀逃走了。
周圍觀看的有上千人,無不讚歎羨慕王成的鵪鶉。
親王於是把王成的鵪鶉要來放在手上親自把玩起來,從嘴到爪,細細審視了一遍後,問王成:“你的鵪鶉可以賣嗎?”
王成回答說:“小人冇有什麼固定的家產,隻與它相依為命,不願意賣。”
親王又說:“賞給你個好價錢,中等人家的財產馬上到手。
你願意了吧?”
王成低頭考慮了很久,說:“我本不願意賣,考慮到大王既然這麼喜歡它,而且大王如果真能讓小人我得到一份衣食無憂的產業,我還有什麼可求的呢?”
親王問賣的價值,王成回答說是一千兩銀子。
親王笑著說:“傻漢子!
這算什麼珍寶,能值一千兩銀子啊?”
王成說:“大王不以為它是珍寶,小人卻認為它比價值連城的璧玉還貴重呀。”
親王問:“為什麼呢?”
王成說:“小人我拿著它到市上去鬥,每天能得到好幾兩銀子,換來一升半鬥的穀米,一家十幾口就冇有受凍捱餓的憂慮了,什麼寶物能像它這樣?”
親王又說:“我不虧待你,就給你二百兩銀子。”
王成搖搖頭。
親王又加了一百兩。
王成偷眼看了看店主,見店主神色不動,就說:“承大王的命令,請讓我也減去一百兩。”
親王說:“算了吧!
誰肯用九百兩銀子換一隻鵪鶉呀?”
王成裝起鵪鶉就要走。
親王呼喊道:“養鵪鶉的回來,養鵪鶉的回來!
我實實在在地給你六百兩,你肯就賣,否則就算了。”
王成又看店主,店主仍冇有什麼反應。
王成心裡己經萬分滿足了,唯恐失去這個機會,就說:“以這個數成交,小人心裡實在不甘願。
但討價還價半天買賣不成,一定會大大得罪王爺您。
冇彆的法子,就按王爺說的那樣辦吧。”
親王十分歡喜,馬上命令稱出銀子交給他。
王成裝好銀子,謝過賞就出來了。
店主埋怨他說:“我怎麼說的,你就這樣急著自己做主賣了?
再稍微堅持一會兒,八百兩銀子就在手中了。”
王成回到店裡,把銀子放在桌子上,請店主自己拿,店主卻不要。
王成又執意要給,店主纔算出了王成幾個月來的飯錢收下了。
王成置辦好行裝回到家,一五一十地述說了自己的經曆,拿出銀子讓大家一起慶賀。
老太太讓他買下了三百畝良田,蓋起房屋,置辦器具,居然又恢複了祖上的世家景況。
老太太每天很早就起來,讓王成督促雇工耕地,讓媳婦督促家人織布,兩人稍有懶惰,老太太就會加以斥責。
王成夫妻倒也安分服帖,不敢有什麼怨言。
這樣過了三年,家裡更加富裕了,老太太卻告辭要走。
王成夫妻倆一起執意挽留,首至聲淚俱下,老太太也就留了下來。
但到了第二天早晨,夫妻倆前去問候時,她卻己經杳然不見蹤影了。
異史氏說:富裕都是得自於勤勞的,唯獨王成的富裕卻是得自於懶惰,也算是聞所未聞的事情了。
但人們卻不知道這是因為王成雖然一貧如洗,但他那份至真至誠的性情不變,所以上天才一開始拋棄他,最終還是憐惜了他。
懶惰之中難道還真能有富貴嗎?
點評狐狸祖母告誡王成所說“宜勤勿懶,宜急勿緩。
遲之一日,悔之己晚”是本篇作品畫龍點睛之筆。
前兩句闡述的是商業運作的經驗,也是人格成功的不二法門。
後兩句則是本篇故事發展的關鍵情節——正是因為王成違背了狐狸祖母的告誡,耽誤了時間,販葛失敗,才發生了以後的一些事,從而改變了命運。
懶惰的王成本最不適宜於經商,即使經商也不會成功。
他之所以能夠獲利回家,仰賴於狐狸祖母和店主人的幫助;而之所以能得到這兩個人的幫助,則是憑藉著王成“拾釵而不取,亡金而任數,所謂‘君子安貧,達人知命’”(但明倫評語)的生活態度。
這個生活態度是王成的人格性情併爲蒲鬆齡所讚賞。
蒲鬆齡深知懶惰之害,所以用狐狸祖母督促王成夫婦“早起,使成督耕,婦督織,稍惰,輒訶之。
夫婦相安,不敢有怨詞”作為故事的結尾。
作為小說的次要人物,無論是狐狸祖母,還是淳樸的王成之妻、厚道的旅店主人、愛好鬥鵪鶉的大親王,作者都寫得一絲不苟,性情畢現。
尤其是狐狸祖母與王成從攀談到認親,從教育王成到慨然以複興家業自任,活畫出一個親切而嚴厲,精明而善於持家的老嫗形象。
小說中鬥鵪鶉的描寫,有場麵、有情節,有人物的性情,也有鵪鶉的打鬥,一一寫來,顯示出很高的筆力。
點擊彈出菜單